版权所有:必赢国际(BWIN·437ccm)官方网站-Officials Website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邮编:430070
网管:webmaster@whut.edu.cn鄂ICP备鄂ICP备05003336号-17
ENGLISH | LE FRANÇAIS | 日本語
为拓展小学生国际视野,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,2025年8月14日,我们志愿者团队走进华容实验小学,开展以“韩国文化探秘”为主题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、互动体验,让小学生们深入了解韩国礼仪文化,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跨文化学习的热潮。
精心筹备:以礼仪为桥,搭建文化交流课堂
活动筹备阶段,我们志愿者团队围绕“韩国礼仪”主题,从餐桌礼仪、日常社交礼仪等维度精心设计课程内容。团队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沉浸式体验,让小学生们在趣味中感受韩国礼仪的文化内涵,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。”
志愿者们还特别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,结合亚洲必赢国际437的专业资源,将韩国礼仪中的细节知识转化为小学生易于理解的案例,如中韩筷子使用差异、韩国鞠躬礼的文化寓意等,确保课程既专业又具趣味性。
课堂互动:趣味讲解,解锁韩国礼仪密码
支教课堂上,志愿者以“礼仪小侦探”的游戏形式开启课程,瞬间点燃了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。
餐桌礼仪:筷勺之间的文化奥秘
在餐桌礼仪板块,志愿者通过实物演示和情景模拟,讲解中韩筷子使用习惯的差异。“中国朋友用筷子夹米饭、吃菜、喝汤,而韩国朋友是用勺子吃米饭、喝汤,只用筷子夹菜哦!”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说道,还特别提醒大家“韩国的碗多是陶瓷或金属做的,导热快,可不能端着碗吃饭喝汤,不然容易烫伤手”。
针对“同时拿筷子和勺子”的行为,志愿者结合韩国传统礼仪解释:“这种双手持餐具的方式是从西方传来的,韩国长辈会觉得不符合传统礼节,小朋友们可别犯‘错误’呀。”此外,志愿者还通过图片展示了韩国餐桌“饭左汤右”的摆放规则,揭秘其与传统祭祀文化的关联,让小学生们直呼“原来吃饭摆碗还有这么多学问”。
日常礼仪:细节之处见文化修养
在日常社交礼仪环节,“鞠躬礼”成为课堂焦点。志愿者邀请小学生上台模拟韩国人的打招呼场景,“鞠躬的角度越大,代表越尊重哦!对长辈、老师要行深鞠躬礼”。现场气氛热烈,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真切体会到韩国礼仪中“尊重”的核心内涵。
关于韩国酒桌“互相倒酒”的礼仪、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规范,以及严格的垃圾分类要求,志愿者们通过故事化讲解,让小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礼仪背后是韩国对集体秩序、社会规则的重视。“在韩国坐地铁、公交不能大声说话,手机要调静音,不然会被大家‘关注’哦!”幽默的表述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,也将礼仪规范牢记于心。
实践体验:沉浸式互动,深化文化认知
为让小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韩国礼仪,志愿者设置了“礼仪小剧场”环节。孩子们分组扮演韩国家庭聚餐、校园打招呼的场景,将课堂所学的鞠躬礼、餐桌礼仪等知识融入表演中。
“我给爸爸倒酒,爸爸也给我倒酒,这样才礼貌!”一组学生在表演酒桌礼仪时,准确还原了韩国“互相倒酒”的细节,赢得了志愿者和同学们的掌声。另一组学生则在“公共场合礼仪”表演中,默契地保持安静、将手机调至静音,生动诠释了韩国公共秩序的礼仪规范。
活动最后,志愿者还组织了“礼仪知识闯关”游戏,通过问答、拼图等形式,检验小学生们的学习成果。孩子们踊跃参与,在闯关过程中巩固了韩国礼仪知识,也进一步激发了对跨文化学习的兴趣。
活动总结:以文化为翼,助力学子成长
支教活动结束后,华容实验小学的老师对我们志愿者团队表示感谢:“这样的支教活动很有意义,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,更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心。”
我们志愿者团队表示,后续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,开展更多国别文化支教活动。“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让小学生们在童年时期就建立起对多元文化的认知,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少年。”
此次韩国礼仪文化科普支教活动,是我们践行志愿服务精神、助力基础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整合资源,推出更多优质的跨文化支教项目,为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的青少年贡献力量。
(图文:把世界带到你眼前社会实践队 编辑:熊扬华 李佳楠 审核:苏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