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院动态】把世界带到你的眼前:亚洲必赢国际437外院青协联动华容实小,共探中泰同源文化根脉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

“萨瓦迪卡!”清脆的泰语问候穿透鄂州市华容镇实验小学的课堂,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缀满好奇,眼里盛着对远方的向往。近日,437ccm·必赢国际青年志愿者协会(以下简称“外院青协”)携手该校开展“把世界带到你的眼前”主题活动,以“泰国文化与中国傣族文化”为纽带,将国际视野、民族文化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初等教育帮扶,注入了一缕跨越山海的文化暖流。

筹备:以专业为尺,丈量文化交融的细节

为让知识既“落地”乡村课堂,又“扎根”文化深处,外院青协的志愿者们提前一个月便开启了“备课攻坚”。团队埋首《泰族与傣族文化同源研究》文献,连线云南傣族文化研究者求取一手资料,更以小学生的认知节奏为标尺,反复雕琢PPT教案:逐字校准泰语基础词汇的发音,确保每一个音节都准确易懂;精筛傣族筒裙与泰国纱笼的实物对比图,让纹样里的孔雀与大象“活”起来;剪辑泼水节习俗的动画短片,用童真视角还原节庆的热闹——每一处细节,都在“真实”与“生动”间找平衡,只为让“同源文化”的内核,能被孩子轻松读懂。

“我们不只想带孩子‘看’世界,更想让他们懂‘为什么世界和我们有关’。”志愿者李同学的话,道出了筹备的初心。教案开篇特意设计了动态地图:古百越民族的分支如溪流般迁徙,一支扎根中国云南成为傣族,一支去往中南半岛形成泰族,两条脉络虽隔山河,却始终连着同根的文化基因。这一设计,既呼应了“泰傣同源”的核心,更用孩子能理解的“迁徙故事”,为后续的文化对比埋下温暖的伏笔。

课堂:从语言到烟火,让文化住进童心

当志愿者们抱着教具走进五年级教室,一场“穿越山海的文化之约”正式开启。

“大家快看!这是傣族的筒裙,那是泰国的纱笼——它们是不是像‘双胞胎’?”志愿者张同学指向PPT上的对比图,孩子们瞬间挺直腰背,目光紧紧锁住屏幕。从“服饰”切入,志愿者细细讲解:两者都以棉麻、丝绸为料,都用“一布围身”的智慧适应湿热气候,纹样里更是藏着对自然的共敬——傣族筒裙的孔雀纹喻吉祥,泰国纱笼的大象纹表力量。“老师!我外婆衣柜里就有一模一样的裙子!”学生小宇猛地举手,脸颊涨得通红,迫不及待分享外婆的傣族服饰,一句话让遥远的文化,瞬间落进了孩子的生活里。

“饮食”环节,教室里飘起了“烟火气”。志愿者播放傣族糯米饭蒸制、泰国香米烹煮的短片,对比两地“喜酸好辣”的共性:“热带、亚热带的气候里,酸辣是祖先传下的‘开胃密码’。”紧接着,志愿者教孩子们用泰语说“糯米饭(ข้าวเหนียว)”“辣椒(พริก)”,奶声奶气的跟读声此起彼伏,连平时腼腆的小雅都昂着头,手指在桌上比划着发音口型,“原来外语能说我们傣族的糯米饭,太神奇了!”

最沸腾的当属“微泼水节”体验。当泰国宋干节与傣族泼水节的画面在屏幕上流转——人们举着水盆欢笑,清水泼洒间满是祝福,孩子们的眼睛亮成了星星。“现在,我们也来传祝福!”志愿者们拿出装满清水的小喷壶,将水轻轻洒向孩子们的手心,水珠滚落时,伴着清脆的笑声,“新年快乐(สวัสดีวันปีใหม่)”“祝福(อวยพร)”的泰语问候,在教室里交织成温暖的歌。

外语教学始终是串联课堂的线。“文化词汇接龙”游戏中,孩子们争相抢答:“泼水节——宋干节!”“孔雀——นกยูง!”答对的孩子接过印着泰傣纹样的卡片,小心翼翼揣进兜里,仿佛握住了一把打开世界的小钥匙。

共鸣:以文化为桥,搭起教育振兴的阶梯

“原来泰国人和傣族是‘远房亲戚’!”活动结束后,小欣攥着文化卡片,追着志愿者追问泰族的生活习惯。她抬头时眼里的光,让志愿者张同学心头一暖:“以前孩子觉得‘外国’在天边,现在知道世界上有和我们文化像的地方,这份‘连接感’,比学会几个单词更珍贵。”

华容镇实验小学的王老师全程旁听,忍不住点赞:“乡村孩子缺的不是求知欲,是看世界的窗口。这次活动把外语、民族文化、国际视野拧成一股绳,恰好补上了乡村教育中‘国际认同+民族自信’的缺口。” 

志愿者们也被这份热情感化。“当孩子为‘同源文化’惊叹,为说出一句泰语欢呼时,我才懂志愿的意义:不是单向输出,是用专业搭台,让乡村孩子看见——自己的文化,也是世界的文化。”李同学的话,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:这不仅是一次课堂,更是为乡村教育振兴播下的一粒种子,让“走出乡村”与“认同本土”,在孩子心里同生共长。

展望:把世界装进行囊,让梦想飞向山海

此次活动,是亚洲必赢国际437外院青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注脚。它跳出“单纯外语教学”的框架,以“文化同源”为支点,让乡村孩子既触摸到民族文化的根,也望见了世界的广阔,在幼小的心里种下“自信开放”的种子。

据悉,外院青协将把“把世界带到你的眼前”打造成长效志愿品牌,后续还将围绕“日本和服与中国汉服”“法国红酒与中国茶”等主题,持续走进乡村小学。“我们想做的,不只是‘送课’,是让每个乡村孩子都知道:世界不远,文化相通;只要眼里有光,他们的梦想终会越过田野,飞向更广阔的天地。”这,便是志愿者们对“乡村振兴”最质朴的承诺,也是对“教育育人”最温暖的践行。

 (图文:把世界带到你眼前社会实践队 编辑:熊扬华 李佳楠  审核:苏芳)